转载:蛮汉山,“天然的中药铺”——我看“鸿茅”系列之四
2018.10.15
文/ 尚文达 宋然
1979年8月13日,马来西亚《建国日报》国庆特刊以“南有茅台,北有鸿茅”为题,专文介绍了鸿茅药酒轰动星马的情景,称“茅台以香醇著称,而鸿茅以疗效取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鸿茅药酒出口销售占企业总销售的90%以上,创汇额一直占全国药酒类单品的第一名。鸿茅药酒在海外的表现,为中华医药赢得了一份金子般的声誉。功效独特,品质卓越的鸿茅药酒之所以诞生在内蒙古凉城县,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凉城县蛮汉山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无论制药还是酿酒都非常讲究道地药材和酒的产地。云南白药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中成药,由于它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火去肿,排脓驱毒,具有良好疗效,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蜚声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三七的产地十分集中,其中以云南省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被誉为“三七之乡”。北回归线横贯文山州而过,全州70%的地区属亚热带,30%的地区属温带,年均降水量和日照量都相当充足,全年无霜期达270—350天,这种得天独厚的光、热、水、气条件,赐予了文山州优质的三七药材。历史上,海内外许多地方曾多次试图克隆、复制茅台酒,均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就在于酿造茅台酒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无法克隆。上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毛泽东主席将茅台酒搞到1万吨的指示,国家由方毅副总理带领有关部门在名城遵义市效选了块风水宝地,一丝不动搬去茅台酒的技术人员、全套的工艺、发酵的大曲……乃至窖泥。可是,搞了整整十年,产出的酒仍与茅台酒相去甚远。于是,由国家投巨资进行茅台酒克隆的步伐到此打住。遵义市与茅台镇相距不过百余公里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可想而知。
鸿茅药酒之所以出产自凉城县,与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土壤、水质、气候,药材的品种、产量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内蒙古凉城是北方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被称为人类“太阳升起的地方”。不仅有着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地理环境独特,蛮汉山、马头山两山雄峙,中间滩川怀抱岱海,呈海棠叶状,“山水相依必生灵”。数千年来,在这方钟灵敏秀的土地上,英贤辈出,俊采星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良将李牧,保国戍边;飞将李广,拒敌阴山;鲜卑拓跋,开北魏基业;木兰从军,展巾帼英姿;康熙巡边,始有马刨神泉。
闻名塞外的岱海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岱海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5公里。盛夏时节,略呈椭圆型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风起之际则“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岱海湖水质清澈,生态环境良好。有鲤鱼、鲫鱼、鲢鱼、池沼公鱼、大银鱼、鳙鱼、草鱼、青鱼、武昌鱼、河蟹等,鱼肉肉质香肥,肥而不腻,鳞细刺软,鲜嫩味美,清香可口。大银鱼和池沼公鱼更是驰名海内外。大银鱼富含多种维生素,肉质清淡鲜嫩,香醇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曾被列为贡品,素有“水参”、“小黄金”之美誉。

凉城县温泉
湖的北面有一个温泉,温热的矿泉水常年溢出,即使是地冻三尺的数九天,泉水也不结冰,反而放出腾腾热气,天气越冷,水蒸气越大,水温显得越高,以致使人感到微微烫手,堪称天赐神水、塞外宝泉。岱海温泉水温常年38℃,富含锶、锂、硅、硒等17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治疗各种皮肤病以及风湿性腰腿疼等具有良好疗效。岱海地下水甘醇清冽、品质上乘,加上高寒地区玉米高粱的独特性,形成了酿酒业的绝佳上乘之选。
蛮汉山由西向东,象一条鳞光耀眼的长龙横卧在凉城县境内,距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山海经》称之为“钟山”,隋唐时叫“春山”,宋朝更名为“九峰山”,元朝始称“蛮汉山”一直沿用至今。蛮汉山系蒙语,汉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山脉”。最高山峰海拔2305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最高峰。地处内陆北纬中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1.5℃,是夏季避暑的最佳气候区。大理石、花岗岩储量丰富,蛮汉山地质公园是一座地质变迁的天然博物馆,是一本花岗岩地质地貌学的鲜活教科书。

高寒高粱
山内有林面积56万亩,高山草甸5000多亩,野生动植物1200余种。峭壁悬空,沟壑竞幽,花木繁茂。山中云杉、华山松、樟子松、黄波罗、白桦、山杨等树种蓊郁苍翠,荫盖四野。森林中百鸟齐鸣,狍獾栖息,狐兔出没,一派原始自然的风光。蛮汉山盛产甘草、地龙、黄芪、芍药、秦艽、黄连、远志、狼毒、百部、青风藤、追风草、金莲花等多达105种珍奇野生药材,有着“天然的中药铺”的称谓。
甘醇清冽富含矿物质的水源、高寒地区独特的玉米高粱、加上漫山遍野的“天然的中药铺”,天时地利俱备,只差人和。
正所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于是,当历史的车轮转到清乾隆四年(1739年),一代名医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