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二)
2019.05.15
中药“以毒攻毒”的说法从哪里来的?
“毒”或者“毒性”作为中药的一种性能概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周礼·天官·冢宰》有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供医事。”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神农本草经》共记载药物365种,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而可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药物184种,绝大多数有毒药物采用炮、熬、洗、炒、煅5种炮制方法进行减毒处理。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治卒服药过剂烦闷方”、“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等关于中药毒副作用的记载。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凡药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
唐代《新修本草》和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具体的药物项下,均有有毒无毒的记载。
明代《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12种标明有毒,并按照毒性大小分为大毒、小毒、微毒。
清代对于中药毒副作用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广泛。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551种药材及饮片,其中大毒10种、有毒37种、小毒25种、无毒479种;孕妇忌用5种、禁用28种、慎用38种;儿童禁用1种。
西汉以前以“毒药”作为治病中药的总称,“毒性”即中药的偏性,是药物发挥效用的基础。毒与药相通:“药本毒物,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扒毒,以毒攻毒”
张景岳亦有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邪气… ”毒(偏性)作为中药最基本的性能,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效应,用之不当则对机体也可发生种种损害。
关于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是马兜铃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常用的中药材有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广防己、关木通、寻骨风、细辛等。此外,还有一些中草药,如木香菊科、防己防己科、川木通毛茛科、厚朴木兰科等的主要成分中均含有马兜铃酸。
中药制剂主要有龙胆泻肝丸(汤)、导赤丸(散)、妇科分清丸、八正丸(合剂、散)、耳聋丸、排石冲剂(排石汤)、甘露消毒丹、跌打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冠心苏合胶囊、辛夷丸、十香返生丸、清血内消丸等,其中在临床中以服用龙胆泻肝丸汤、排石冲剂和妇科分清丸等引起的马兜铃酸中药肾脏毒性报道较多。接下来我们谨以木通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关于木通的本草记载和正品
木通,原名通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别名“附支”。经曰:“通草,味辛,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陶弘景随后在《本草经集注》中对通草的植物形态特征予以描述:“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从彼头出者良。或云藤茎。”
《唐本草》注称:“此物大者茎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小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
《图经本草》曰:“通草,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茎干大者三寸, 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
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今人谓之木通。”按其茎叶核实的特征以及生长区域分析、比较,都与可断定古之所用木通应是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和变种白木,即木通之正品。
古代将木通与通草同列混用, 统称通草。《药性论》首先把二者分列,并首称为木通。《图经本草》曰:“通草,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此木生山侧,叶如萆麻,心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通草正品为通脱木,为五加科植物。
《本草纲目》亦将通草释名木通:“通草即木通。”此后的本草著作中所载的木通即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和变种白木通,通草为五加科的通脱木。由于木通与通草长期混用, 同名异物较多。
清·吴其浚在《植物名实考》中载有两种通草,其一为五加科通脱木;另一种为旋花科打碗花,而所介绍的木通则为毛茛科植物。该书记载:“俗间木通多种,以木通本功通利九窍,故藤木能利水者多以木通名之。”前人根据药象理论,认为藤蔓之梗,孔隙通彻,能贯穿经络,通利九窍。
马兜铃科的关木通作为木通来源可能属于这种情况,而原来的木通却不叫木通了,仅有同科的三叶木通和变种白木通称之为木通。有相似之药象,但有有毒无毒之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药典》1963 年版对木通科木通、毛茛科川木通、马兜铃科关木通同时收录,但1977 年版只收录毛茛科川木通、马兜铃科关木通。
直到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等成分有致肾脏损害的毒性被证实从而禁止使用,木通科三叶木通、白木通、木通再次收录于 2005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药典》。近代以来,木通的主流商品一直是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及毛茛科的川木通,而正品木通逐渐淡出主流市场,仅在当地自产自销。
为什么有毒的药物治疗适合的疾病才有效?
为了让搞西医的人或者更多的人看懂我们的意思,这里必须引入西医学的一个概念——顺势疗法。顺势疗法(Homeopathy)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健康人中产生相同症状的药剂治疗方法。
顺势疗法由塞缪尔·哈尼曼18世纪创立的,顺势疗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西医的独立、良好的医疗体系,完全可以安全、快速、有效、永久性地治愈疾病,顺势疗法能对现今传统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产生良好效果。
所以AA在合适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癌。目前所致的肝肾损害甚或致癌实际是由于药物应用的剂量或疗程不适导致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医,
关于马兜铃酸致癌的传说,
一定给大家一个确实的说法!
首先,含有AA的药物是用来治疗适合的疾病的,不是所有的人或是患者都适合这个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长期应用此药。这个需要纯正的中医师确定。
其次,含有AA的药物及制剂其实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药典》已经做了处方规范,不论是中药汤剂处方和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已经很低,甚或是没有。
再次,按照药象理论的深度思考,AA是直接进入厥阴经的,所以会有厥阴肝经走过的地方或是经筋的一些症状或是体征。所以如果不是这个经或者经筋出了问题,请不要用这一类药物!
最后,其实作为一个了解西医的中医师,我甚至希望应用AA使TP53中A:T碱基对转变成T:A的能力去治疗某些基因突变甚或是癌症。因为按照西医顺势疗法的理念,这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新的治疗理念!
最最后我想说的是,AA治病还是致病,不是AA说了算,致病也不是AA的错。还是来借用一句经典的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您的病情需要,请尽情的享受中医中药的无穷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