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不请自来的“风寒湿”
2019.08.18
乏力、肌肉酸疼、麻木、肿胀、舌苔齿痕、关节畸形,大便黏滞不爽,你中招了吗?如果有,就要给自己敲个警钟了,这些都是风湿侵体的典型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类风湿。
风湿类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体,湿毒随血液游走于经络,引发风寒湿痹的症状。然而,由于气候,家中潮湿,以“露”为美等等原因,风寒湿邪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有名词,风湿类疾病低龄化现象越来越常见。
如何祛湿?我想你肯定试过很多办法,比如:养生壶煮红豆薏仁水,泡药茶,去拔罐,艾灸……但,这些方法可能只对部分人管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针对的是局部湿气,而不是全身性湿气。赤小豆,薏米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作用是祛大小肠膀胱湿气,刮痧,拔罐针对的是经络关节湿气。
这时候你要问我了,如何祛除全身性湿气呢?需要从饮食、家居、经络多方面、全方位、长期配合。
是不是觉得很麻烦?其实,全身祛湿还有一种简易、见效快的方法——药酒。药酒,顾名思义是用酒来泡药,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从而充分发挥其效力。
药酒根据主要功效可分为三大类:滋补类、活血化瘀类和抗风湿类。药酒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口服和外用,有些药酒既可口服又能外用。祛风寒一般是通过口服药酒,喝过酒的都知道,乙醇可以溶于人的血液,乙醇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出现醉酒现象,同样,药效借助酒精浸入全身血液,从而达成祛寒祛湿的功效。
药酒怎么喝?《黄帝内经》记载:“年过四十,阴气自半。”中老年人适量喝药酒,有养阴、补阳的作用。药酒毕竟不是普通酒,不是人人都适合,如果配制不当、盲目过量饮用,对身体反而有害。同样,进补药酒,也要分人群饮用,消化性溃疡病人,痛风患者、酒精过敏的人不适合饮用,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及经期均不宜饮用药酒。所以,即使想全身祛湿,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