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关节疼痛不再折磨你?
2019.10.18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号称活天气预报,只要他们的腰腿关节疼痛,第二天保证是阴雨天。有过关节疼痛的人都知道,这虽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但却长期困挠着患者,疼痛难忍不说,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中医将这种关节肿胀疼痛称为痹症。 痹,就是痹阻不通的意思。 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从定义中我们能看出,痹症产生有外因,风、寒、湿、热,但也不能忽略内因的气血瘀堵不通,和筋脉关节得不到濡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内因,外因如何侵犯,都不会产生痹症,这就是说,因为自身的气血瘀堵不通,在受到外因风、寒、湿、热等的侵犯,才会发生肢体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典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痹叙论》中说:“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虽曰合痹,其用各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经脉、皮肉、肌肤,不已则入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意思是说,痹症是风、寒、湿三种外邪交杂混合作用与人体,虽然都叫做痹症,但症状上也有差异。拿风邪来说,以它为主的叫做“行痹”,这种关节疼痛没有固定的位置,经常是游走不定的疼痛,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寒胜为痛痹,就是以寒气为主的称为“痛痹”,这种疼痛也是没有固定的痛点,遇寒疼痛加剧,遇热疼痛减轻,我们通常说的“老寒腿”就属于这一类。再来看以湿为主的称为“着痹”,这种疼痛有固定的位置,以酸疼肿胀为主,遇到阴雨天疼痛就会加重。除了风、寒、湿之外,引起关节疼痛的还有湿热,这种因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关节疼痛,叫做“热痹”,这种关节疼痛会有局部灼热红肿的感觉,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也受限。这些外邪不但会造成关节疼痛,还会侵入人体皮肤、经络,甚至会入侵五脏六腑,为身体带来其他疾病。
然而,外因只是结果,内因才是根源。典籍《济生方·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就告诉了我们造成“痹症”的原因在于正气不足,而正气不足一定和气血不足甚至经络瘀堵,或者筋脉得不到濡养分不开。从西医方面来看,关节疼痛主要是风湿类疾病引起的,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治疗上也以止痛、增强免疫功能为主。也遵循从内调理的原则,这与中医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要想解决关节疼痛,除了要避免外邪侵犯,比如防寒保暖,少吹风、少吹空调外,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调理内因,比如健脾温肾、补气通络、舒筋活血。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关节疼痛呢?
1、缓解疼痛用艾灸
艾灸是缓解关节疼痛非常好的方法,比起能快速止痛的止痛药,艾灸效果更好,尤其是针对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将艾条点燃,艾灸疼痛的部位或周边穴位,一般每个穴位jiu10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注意不要烫伤,能够很好地祛除疼痛部位的寒湿,并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长期坚持做,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另外用艾叶、桂枝、鸡血藤等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材来泡脚,或者熏洗疼痛关节,长期坚持也能起到不错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湿热痹,局部关节红肿灼热,那就不适合用艾灸的疗法。
2、根源调理用药酒
要想从根源彻底解决关节疼痛,服用药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说到药酒,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鸿茅药酒,鸿茅药酒的67味大组方,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和女性气血亏虚等症,尤其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疗效显著。
首先,鸿茅药酒通过人参、黄芪、白术等补益元气、补气升阳的药物帮助人体恢复正气,同时配合茯苓、莲子、当归、熟地、肉苁蓉、山药、天冬、山茱萸等健脾温肾、补肝养心的药物帮助五脏六腑恢复运化功能。
其次,鸿茅药酒中有28味祛风散寒除湿的药材,如羌活,可以解表散寒,祛风除湿,主要用于上焦(即从咽喉至胸膈部位,包括心肺)风湿,以及双肩、手臂、颈椎等部位的痹痛;独活专治下焦(即肾、膀胱、大小肠部位)的风湿,以及腰腿的痹痛。此外,还有驱风活络、养血舒筋的秦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的苍术,祛湿止痛的海桐皮、白芷等,多药合用,共同发挥祛风除湿的功效,将风、寒、湿逼出。
再加上桃仁、红花、茜草、牛膝、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药物,缓解风湿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多步并行,达到治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