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蒙)-非经营性-2019-0006
消费提醒:请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将药品置于儿童无法触及位置。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鸿茅药酒

吃饭之前,看看节气怎么说?

2019.11.08

中国古代讲求“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便是“天人合一”的典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为适应“天时”“地利”,获得更好的农收,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和气候变化,在农耕中长期实践后发展总结出的规律。他们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的名称都含有气候变化或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意义,所以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随着二十四节气来进补。比如我们都知道惊蛰要吃梨来润肺,秋分可以吃百合、藕等润燥。那么11月8日就立冬了,立冬前后该吃些什么呢?

立冬应该吃什么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这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也就是说,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都不活动了,准备归避寒冷。那么顺应这个时节,应当如何养生呢?

不食生冷
立冬养生也应当顺应自然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主,进食的第一条就是要少吃生冷。天气渐渐转凉,生冷的食物进入体内,脾胃总要用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将其温暖再运化,很容易脾胃虚寒。轻了就是胃不舒服一阵子,重了腹泻、气血不足,手脚冰凉都跟着来了。

适量温补
立冬之后,天地万物活动趋于休止,准备潜伏过冬,自然界也是阴盛阳衰,因为气温降低、寒气来袭,所以阳气潜藏,阴气旺盛,人体的阳气就容易受到损伤。这时候就要多吃一些滋阴潜阳、热量高的食物。 在北方,人们喜欢在立冬吃饺子,馅料有白菜、韭菜、羊肉等等, 在南方往往会选择吃一些鸡鸭鱼肉,比如萝卜炖羊肉、姜母鸭、糖醋鱼等,都是进补的好选择。

高“蛋白质”

入冬后天气转冷,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碳水化合物仅有5%-6%,脂肪则是4%-5%。因此,冬天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机体抗寒。值得注意的是,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红肉和动物内脏等还是铁元素的好来源。铁在体内参与血红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缺铁者外周组织的供氧减少,会因产热不够而感到寒冷。

多苦少咸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因为冬季肾经旺盛,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

除此之外,立冬养生应当做到保持宁静,心情愉悦。同时也要合理用脑,不要过度疲劳。冬季在睡眠上可以早睡晚起,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注意背部保暖,这样有利于保护阳气。并且可以适当运动,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有了这些知识,相信这个冬天你一定可以养精蓄锐,为明年做好准备!